从13999起步,顶配直接飙到17499元,三星这波操作,说实话股票加杠杆怎么买,真有点“飘”了。
Galaxy Z Fold7刚一发布,数码圈直接炸了锅。不是因为它有多惊艳,而是因为这价格,实在太冲了。
你说它是旗舰没问题,可一个起步价就直逼1.4万的折叠屏,真的值得吗?
一纸售价,让人看不懂三星的“自信”
Z Fold7这次推出了两个版本,12+256GB是13999元,16+1TB高达17499元——这个价位,放在三年前可能还能让人竖起大拇指,但放在今天,只会让人皱起眉头。
要知道,隔壁荣耀Magic V5的顶配版才10999元,内存一样、存储一样,厚度甚至还更薄了0.1mm(8.8mm),关键是——续航和快充完爆。
展开剩余60%荣耀是6100mAh大电池+66W快充,而三星Z Fold7呢?4400mAh + 25W。这都2025年了,还在坚持祖传慢充?真不是谁都能理解的“坚持”。
外观质感在线,体验提升却并不惊艳
当然,不可否认,Z Fold7在外观和手感上确实做得很细腻,机身厚度减到了8.9mm,UTG玻璃也更耐用了,主屏亮度也有小幅升级。
骁龙8 Gen3处理器依旧稳扎稳打,系统用的还是熟悉的One UI,日常操作依然流畅,S Pen也照例支持——但这些,能说服你多掏六千块吗?
更尴尬的是,S Pen还是没法内置,得另买保护壳来收纳。一个旗舰手机要做到“完全体”,居然还得你再掏腰包补装备,体验谈不上完整。
更不用说软件交互层面,One UI这些年在大屏折叠逻辑上并没有太大突破,反观华为、荣耀早就玩起了平行视界、智慧分屏、多任务浮窗等“真·大屏生态”,三星反而显得有点墨守成规。
撑起这个定价的,只有“品牌”两个字
那三星到底图什么?其实它也不傻。在海外市场,它的折叠屏仍旧有稳固的用户群,加上在供应链和专利方面的长期优势,哪怕国产厂商配置卷上天,它仍然敢走高价路线。
说白了,这定价是卖给海外用户的“惯性思维”,却不太适用于如今竞争白热化、消费者越来越理智的中国市场。
国内用户讲究的是“性价比+体验”,不是“信仰充值”。
你堆料我可以接受股票加杠杆怎么买,但别只是换个壳、薄了一点,体验没跟上,价格反而飙上天。
发布于:重庆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富牛证券_券商按月配资_配资牌照查询观点